近期市场再度出现传闻,据传2018年下半年国家可能将放开成品油价格。这已经不是市场第一次出现这种传闻了,而且应该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 早在2015年10月,国家就曾出台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很显然,官方对于成品油定价机制择机放开的说法一直有据可循。
首先,我们来回顾下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发展变迁的历程。

可以看出,虽然成品油价格改革一直在进行,但即便是现行的新机制,也会受到国际原油走势较大的影响,与国内市场的供需面并不靠近。例如有时成品油大涨,国内却面临着需求欠佳的现象,价格与市场需求背道而驰,还远远谈不上真正的市场化。
目前全球成品油定价主要有三种模式:1、完全的市场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基本都属于这一模式,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只是起到监管不平等竞争等行为的作用。2、半市场化模式。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属于这种模式,既有部分市场化成分,也有难以忽视的、政府管控的成分。3、政府定价模式。以中东和委内瑞拉等产油大国为代表,一般是通过高额的政府补贴来实施低油价政策。
完全市场化的产品才是成熟的产品,因此我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虽然一直在改革,但始终是朝着这一方向在努力,未来也一定会转变为市场主导的模式。 小编认为,当前成品油调价机制最大的缺陷在于无法及时反映国内市场的真实供需现状,国内成品油的供需变化也难以对调价构成实质性影响,同时发改委仍然在调价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对价格干预程度相对较大。
而未来放开成品油价格后,市场将在价格调整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的作用将偏向于监管等环节,这将有利于成品油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内供需状况将直接反映到价格的涨跌上来,成品油价格的变动也将更加频繁,与股市一样变为常态化而不是定期调整,炼油加工、物流营销的相关成本会逐渐降低,对环保减排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于民营加油站来说,一旦成品油定价放开,竞争将会加剧。中间环节少和进油来源便宜的站点,竞争力会大大增强。同时民营加油站的调价可能会更加频繁,一天一价甚至一天N价的情况都可能出现。
不过关于下半年国内成品油价格能否完全放开,我们对此还是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当前能够做到成品油价格完全市场化的国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但也经历了长时间的市场演变,并非短期内便能一蹴而就。如果仓促草率的完全放开成品油价格,将导致市场定价混乱和监管欠缺等问题,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不排除借机恶意抬涨和变相提价行为的出现。因此国家想要在短期内实现成品油价格的放开,势必需要决策层较大的魄力和详细周密的提前规划才行。
写在文末的话: 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当前台湾地区的成品油调价也并非完全市场化,而是5个工作日一调,但是台湾地区将调价计算公式公示给了所有民众,政府已基本不干预,调整频率和透明化的程度均远胜大陆地区的现行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1、调价公式透明,岛内居民都可以自己计算出下一次调价的幅度。 注:台湾地区成品油调价公式:(每周调价时,使用当周迪拜Dubai及布伦特Brent平均价格分別以70%及30%权重计算,再乘以汇率均价与前周7D3B平均价格乘以汇率均价之80%变动幅度来计算调整价格) 2、当国际油价过低或过高时,没有人为设限和强行干预。 2015年第四季度时,由于国际油价滑坡,成品油出现了连续十次以上的下调。当时台湾中油公司特地发文强调,台湾岛内油价每周随国际油价变动调整,有涨有跌,调幅大小完全取决于油价公式的计算结果,绝无「涨多跌少」或「只涨不跌」的情况。岛内所需的油源几乎全从国外进口,来之不易,因此吁请消费者在享受岛内低油价的同时,应认识到全球油源蕴藏量有限,珍惜资源、节约用油,共同为地球环保尽一份心力。格局高度和人文情怀,尽显无疑。 3、成品油调价由官方石油公司(台湾中油)来制定指导,政府基本不介入。
|